学科专业名称
|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502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600材料与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学 术 职 衔
|
博士生导师
|
|
导 师 姓 名
|
董闯
|
|
所获最高学位及单位
|
工学博士学位,法国洛林国立理工大学(INPL)
|
|
职 称
|
教授
|
|
工 作 部 门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联 系 电 话
|
0411-84106876
|
|
电 子 邮 箱
|
dong@djtu.edu.cn
|
|
研 究 方 向
|
功能与结构一体化材料设计与研发
|
|
学习及工作经历
|
||
1980.09-1984.06,大连工学院金属材料专业,学士;
1984.09-1988.09,大连工学院金属材料专业,硕博士;
1988.09-1991.12,法国洛林国立理工大学(INPL)材料科学,博士;
1992.01-1993.10,法国南锡矿业学院,博士后;
1993.10-1994.04,中科院北京电镜室,博士后;
1994.04至今,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19.01至今,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
||
进修及访学经历
|
||
1995.12-1996.03,印度科学学院,客座教授;
1996.03-1996.04,美国Ames国家实验室,客座教授;
1996.10-1997.03,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客座教授;
1997.08-1997.10,法国南锡矿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客座教授;
1998.10-1998.11,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客座教授;
2001.11-2002.05,美国Ames国家实验室、休斯顿大学超导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2003.12-2004.03,日本山口大学理学院,客座教授。
|
||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
近五年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大连市重点基金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10余项,主要项目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子课题,2023-2026,59万元,主持;
2. 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计划重点学科(研究方向)重大课题,2020-2022,300万元,主持;
3. 军委科技委2020年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20-2025,342万元,主持;
4.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2021,536万元,主持;
5. 科学挑战专题,2018-2022,250万元,主持;
6.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8-2021,85万元,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2020,65万元,主持;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2018-2019,10万元,主持;
9. “材料设计理论与实践硕士生/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2021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项目特色高校专项,留学国别为法国,年度规模9人,2021-2023,主持。
|
||
申请专利情况
|
||
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共计145项、已授权72项
1. Thin
Film of Copper-Nickel-Molybdenum Allo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2. 一种600℃/1GPa级高温超高强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3. 一种增材制造用高温超高强钛合金、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4. 基于团簇式方法确立成分协同变化关系的C70350合金
5. 一种基于团簇式方法确立的高强导电铜镍钴硅合金及其制备工艺与应用
6. 一种CuN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7. 一种Cu-Fe-C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8. 一种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9. 金红石结构高熵氧化物粉体及陶瓷的制备方法
10. 一种锂离子电池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包覆改性方法及其复合材料和应用
11. 一种复合共格析出强化Cu-Ni-Co-Al-Ti-Nb-V-Si耐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12. 一种多尺度多相共格析出强化Cu-Ni-Al-Co-Cr-Ti耐高温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13. 一种密度低于8.0g/cm3的变形高强高温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14. 一种高密度高放热焓难熔高熵合金破片材料
15. 高塑性高强Ti-Mo-Al-Nb-V系β钛合金、热处理工艺
16. 一种具有良好增材制造成形性能的高铝高钼高锆超高强韧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17. 一种高含量方形纳米粒子析出强化的g?-Ni3Al基低成本高温合金及制备方法
18. 一种具有立方形g?共格强化的低成本轻质Co基高温合金及制备方法
19. 900℃组织稳定的立方形g?纳米粒子共格析出强化的高温合金及制备方法
20. 一种具有高放热焓的轻质高强难熔高熵合金
21. 一种具有良好增材制造成形性能的高温600℃用高强韧钛合金
22. 一种具有良好增材制造成形性能的Ti-Al-V-Zr耐高温高强韧钛合金及其应用
23. 一种具有高温自润滑特性的Cu-Ni-Al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24. 一种B2纳米粒子共格析出强化的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及制备方法
25. 一种立方形态B2纳米粒子共格析出的高温700℃用铁基超合金
26. 一种应用于探头表面高温导电耐蚀Ti-Nb-Ta合金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7. 一种用于镍基高温合金钎焊的镍基钎料及其制备方法
28. 一种新型耐600℃高温的软磁高熵合金
29. 一种超厚Ti2AlC涂层的制备方法
30. 一种同心双轴控制三维旋转及定位旋转可变的旋转机构
31. 一种具有立方形态纳米粒子共格析出的BCC基高强高熵高温合金
32. 一种立方棋盘状g?相增强Cu?Ni?Al耐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33. 一种具有高软化温度的Cu?Ni?Fe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34. 一种带有表面钛钽碳薄膜的燃料电池高性能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35. 一种700℃下高组织稳定性的耐热奥氏体不锈钢
36. 一种抗800℃高温氧化的高强塑性钛合金
37. 一种制备不锈钢表面致密钝化膜的磨粒磨损预处理方法
38. 一种用团簇固溶模型稳定N的高硬度Cu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39. 脉冲离子氮化阴极电弧大型弧源一体机
40. 钢铁、钛合金低温脉冲离子氮碳共渗及阴极电弧离子镀M/MN交替镀厚膜工艺
41. 一种高硬度抗腐蚀的BCC结构V-Ta-Cr-Ti合金
42. 一种用于铝铜软钎焊的Sn-Zn-Ni无铅钎料合金
43. 一种具有电氧化催化性能的纳米多孔Pd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44. 一种低模量低磁化率的BCC Zr-Ti-Mo-Sn-Nb合金
45. 一种可变带隙的Fe-B-Si三元半导体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46. 一种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Cr-Si系三元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47. 一种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Si-Al系三元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48. 一种用于钎焊钛合金与钢或钛铝合金与钢的钎料
49. 钢铁、锌基合金真空离子镀铬工艺代替现行电镀铬工艺
50. 用于铝铜软钎焊的Sn-Zn基近共晶无铅钎料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51. 一种超高强度铁素体时效不锈钢
52. 一种Fe-Cr-Mo-Al-Cu耐蚀高温合金
53. 一种射频放电等离子体诊断装置
54. Ti基块体金属玻璃
55. 低电阻率高热稳定性的Cu-Ni-Mo合金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56. 多晶硅薄膜低温物理气相沉积装置及其方法
57. 一种低Nb含量的生物医用β-钛合金
58. 高热稳定性和低电阻率Cu(C)薄膜的制备方法
59. Ni-Ta二元块体金属玻璃
60. 等离子体诊断用多功能探针
61. 一种脉冲型大束斑电子束发生装置
62. 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朗缪尔探针等离子体诊断方法
63. Sm-Al-Co系Sm基三元块体非晶合金
64. Co基Co-Si-B-Nb块体非晶合金
65. 用双向离子镀磁控溅射代替电镀设备的炉体
66. Cu基Cu-Zr-Ti系块体非晶合金
67. Cu-Zr-Nb系块体非晶合金
68. 强磁场碳黑催化法制备纳米金刚石和n金刚石粉的方法
69. 自蔓延反应合成准晶合金方法
70. 致密而高弹性变形能力的ZrTiNi准晶及其成分设计方法
71. 一种等离子体增强非平衡磁控溅射方法
72. 自蔓延高温合成大块非晶合金和非晶基复合材料技术
73. 利用激光辅助自蔓延在金属表面形成陶瓷涂层的方法
|
||
近五年发表论文、著作情况
|
||
共发表论文近千篇,h因子53;近五年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代表性中科院一区论文如下:
1. Review
of structural models for the composi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metallic
glasses. 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 2020: 65(5): 286-296.
2. Composition
optimization of inconel 718 via cluster formula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23, 140: 249-259.
3. Design
of Ti-7Al-2V alloy with high specific strength by using cluster formula.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23, 33(11): 3364-3375.
4. Composition
optimization of high-strength Mg-Gd-Y-Zr alloys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unit
of Mg-Gd solid solu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21,
72: 104-113.
5. Molecule-like
chemical units in metallic alloys.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21, 64(10): 2563-2571.
6.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Al-V-Nb alloys with cluster formula
manufactured by 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21, 31: 3012-3023.
7. A novel
soft-magnetic B2-based multiprincipal-element alloy with a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coherent body-centered-cubic nanoprecipitates. Advanced Materials, 2021,
33(14): 2006723.
8. Cuboidal
gamma' phase coherent precipitation-strengthened Cu-Ni-Al alloys with high
softening temperature. Acta Materialia,
2021, 203: 116458.
9. Novel
kind of decagonal ordering in Al74Cr15Fe11.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1): 1-7.
10. Phase-field simulation of coherent BCC/B2
microstructures in high entropy alloys. Acta Materialia, 2020, 197: 10-19.
11. Controlled formation of coherent cuboidal
nanoprecipitates in body-centered cubic high-entropy alloys based on Al2(Ni,Co,Fe,Cr)14 compositions. Acta
Materialia, 2018, 147: 213-225.
12. Cluster-formula-embedded
machine learning for design of multicomponent beta-Ti alloys with low Young's
modulus.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2020, 6(1): 101.
13. Effect of Ti/Nb/Ta addition on the γ/γ'coherent microstructure in
low-density and high-strength Co-Al-W-Mo-based superalloy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24, 186: 174-187.
14. Developing novel high-temperature soft-magnetic B2-based
multi-principal-element alloys with coherent body-centered-cubic
nanoprecipitates. Acta Materialia, 2024, 266: 119686.
15. Developing novel low-density high-entropy superalloys with high strength
and superior creep resistance guided by automated machine learning. Acta
Materialia, 2025, 285: 120656.
16. Bulk metallic glasses in the Zr-Al-Ni-Cu system. Acta Materialia, 2003,
51(7): 1899-1907.
17. Bulk metallic glass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 Reports,
2004, 44(2-3): 45-89.
18. The e/a values of ideal metallic glasses in relation to cluster formulae.
Acta materialia, 2011, 59(15): 5917-5923.
19. Composition design procedures of Ti-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es using the
cluster-plus-glue-atom model. Acta Materialia, 2016, 111: 366-376.
20. Spherical periodicity as structural homology of 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states.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17, 61(3): 409-416.
|
||
获奖及个人荣誉
|
||
1996年01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2005年05月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993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获辽宁省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95-96年度第一、二层人选,和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9年获辽宁省十大杰出青年;
2003年当选为辽宁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
2018年评为辽宁省优秀专家;
2021年获得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2021年获得辽宁省最美教师称号。
|
||
社会兼职情况
|
||
1. 2008.1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材料科学与工程组第六届 成员
2. 2014.9至今 金属学报(SCI) 编委
3. 2014.9至今 金属学报(英文版)(SCI) 编委
4. 2010.12至今 表面技术(EI) 编委
5. 2014.8至今 Science
China Materials(SCI) 编委
6. 2013.12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编委
7. 2009.10至今 材料热处理学报 编委
8. 2016.1至今 金属热处理 编委
9. 2008.10至今 功能材料 编委
10. 2019至今 Transactions
of The Indian Institute of Metals (SCI) 国际刊物编委
11. 2004年至今 国际准晶大会 组委会委员
12. 2007年至今 国际液态及非晶态金属大会 组委会委员
13. 2007年至今 环太平洋先进材料与工艺国际大会 薄膜分会主席
|
||
指导研究生情况
|
||
已指导毕业研究生人数
|
硕士:70,博士:70
|
|
正在指导研究生人数
|
硕士:5,博士:16
|
|
所指导研究生获奖情况
|
所指导的多位博士、硕士获省级、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
|
承担研究生课程名称
|
材料物理化学前沿;
材料微结构分析方法(全英文授课)
|